2014年9月30日 星期二

台南銀同社區發展生活內涵




新故鄉願景-銀髮飆創意 睡美人甦醒了

20140922 04:10 中國時報

(執筆:白宜君

 以身作則
 銀同社區的老寶貝,組成KUSO樂團,穿著回收物品裁製的服裝,宣導環保理念。(成大就是如此生活社區工作站提供)

 以身作則 銀同社區的老寶貝,組成KUSO樂團,穿著回收物品裁製的服裝,宣導環保理念。(成大就是如此生活社區工作站提供)

  •  
  •  
  •  
  •  

訪談主持人:張瑞昌/中時執行副總編輯(王爵暐攝)

訪談主持人:張瑞昌/中時執行副總編輯(王爵暐攝)

  •  
  •  
  •  
  •  

一高一矮的兩位阿公,是kuso樂團在傳統戲曲演出中的兩位大台柱。(白宜君攝)

一高一矮的兩位阿公,是kuso樂團在傳統戲曲演出中的兩位大台柱。(白宜君攝)

  •  
  •  
  •  
  •  

動員令

動員令
  •  
  •  
  •  
  •  


  • 台南中西區以古蹟、廟宇、小吃聞名,近來更因老屋改造而吸引許多店家進駐與旅客遊賞。觀光熱潮改變在地地景之際,位於民生綠園旁、由開山路、青年路、府前路三條街道包圍的銀同社區,卻悄悄以「老人結合環保」的創意動員,居民自發綠美化空間,老社區中的老人家自豪樂稱:老人「再利用」,能量一點也不輸少年人。

    把老舊住宅區打造為中西區新亮點的幕後推手,是銀同社區發展協會的創辦人兼理事長鄭雀燕,她與成大「人文社會科學中心」兩位建築所博士盧紀邦、博士生黃一中一同來到《中國時報》與正聲廣播電台合作的「新故鄉動員令」節目,接受主持人、《中國時報》執行副總編輯張瑞昌專訪,暢談銀同社區「營造」如何從無到有。

    組協會做志工兼顧家

    53歲的鄭雀燕是銀同里民,曾任幼教老師近30年。2008年時,她向鄰近社區總幹事詢問,自己很想從幼教業退下做志工,卻不知從何開始,對方戲言「只要成立社區發展協會,天天都可以在自家做志工。」鄭雀燕揣想既然籌組一個協會便可「做志工,兼顧家」,同年她便創辦銀同社區發展協會。

    隔行如隔山,笑稱「誤入叢林」的鄭雀燕,當年完全不懂「社區營造」,以為做理事長就是號召居民烤肉;或至少可以學習宗教團體撿回收、自攢活動經費。她回憶當時家中滿是回收物,每天都在思考與奔波:「才第一個月,老公小孩就問我,可不可以換給別人做。」

    為了進入狀況,鄭雀燕參加由成大建築系教授陳世明開設的社區營造課程,學習由在地資源與需求著手,發展專屬特色。

    揪撿回收物布施社區

    銀同是一老化社區,老人家閒來無事總聚在柑仔店抬槓,鄭雀燕於是從簡便的量血壓、關懷老人家開始,認識社區脈動。

    在慢慢與老人家親近後,鄭雀燕鼓勵社區老人動手,從整理環境做起,為自己改造老舊社區,「我跟老人說,不需要捐錢,只要幫忙回收、整理,就是布施社區。」撿回收不需太多體力,又讓環境整潔,老人做來輕鬆又有成就感。

    讓垃圾變身裝置藝術

    老人家原以為參加協會應該是「吃吃喝喝」,怎麼自己社區不一樣,也會推辭手腳不方便、「老了沒有用」。「但我就是假裝一個人做不來,老人不忍就會跳下來幫忙。」鄭雀燕形容,銀同就像睡美人,過去沒動靜,卻在老邁居民一點一滴關心下甦醒。

    回收品除了拿去販賣作為社區基金、關懷獨居老人,鄭雀燕更靈光一閃,想到社區美化何不就將回收品再利用。她發揮手工藝長才,集結居民、志工、學生一起將回收罐剪成風車、小動物,就放置在巷道間與居民打招呼,除了整潔、更添活潑。

    穿制服搞kuso逗熱鬧

    另外,她並與居民塗鴉彩繪社區牆面、地面,老舊社區翻然一新,轉角都是居民美感增色,也愈增認同,「每個人都可以指認,哪一片彩繪是自己做的。」

    以環保動起來的銀同社區,除了靜止的裝置藝術,更有以阿公阿嬤為主體的kuso樂團,鄭雀燕以回收布條請老人家們自行縫製表演衣衫,一起穿上獨一無二的「制服」,為社區外出表演、宣導環保理念,「老人本會害羞,現在愈來愈有明星架勢,還常被邀請合照」。如今,以高齡者為主體的銀同社區,朝氣十足,「歡迎大家來做環保逗鬧熱」。




    拒在家顧電視 公嬤活得有滋味

    20140922 04:10 中國時報

    (執筆:白宜君


    台南是台灣歷史文化首都,尤其中西區是台南第一都會區,更有大筆資金與政策補助古蹟修復與再生:孔廟、五條港、赤崁樓、七寺八廟在在都是觀光熱點。然而,看在成大建築系教授陳世明眼中,「文化資產」並非只限指定古蹟,更重要的是老舊社區內的生活者,怎麼看待歷經時光洗刷的巷弄,參與並打造專屬自身的庶民生活文化。


    陳世明指出,銀同社區的特色在於老人居多,社區居民並不需要雨後春筍般的新興文創,而是支持他們願意走出家門、發展生活內涵的動力。他強調,目前的主流氛圍將府城打造為迎合觀光的新嬌點,「但難道原居民就要節節敗退」?居民如何住的有趣、生活「有滋味」,才是良性的歷史街區。


    鄭雀燕說到當年從課堂中與陳世明學習社造,讓她一想到要「交報告」就胃痙攣,「拿筆比掃把還要重」。但隨著一步步結合社區環保意識與老人能量、以盧紀邦、黃一中為首的成大團隊工作站也進駐社區、媒合學生志工,「不僅幫忙社區內巡邏、做粗工,還帶著阿公阿嬤出門坐公車微旅行,愈跑愈遠」,老人家的精神愈發見長。


    銀同老人拒絕在家「顧電視」,有為家鄉做事的榮譽,更有與親朋故交相聚幸福滋味。「老了不能動再也不是口頭禪」,鄭雀燕笑說:「比較常聽到的,是說好先一起掃完社區,再各自回家掃家裡。」

    沒有留言:

    張貼留言